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IPS培养基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

IPS培养基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

更新时间:2025-08-07

浏览次数:118

  IPS培养基是指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所需的特殊培养基。iPSCs是一类通过重编程成人体细胞(如皮肤细胞或血液细胞)所得到的具有多潜能的干细胞,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特性,能够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。这种技术在再生医学、疾病研究、药物筛选和个性化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。
 

 

  ips培养基的基本组成:
  1.基础培养液:基础培养液通常是DMEM/F12(Dulbecco'sModifiedEagleMedium/F12),这是一种常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液。它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,如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。
  2.血清或替代物:大部分iPSCs培养体系使用的培养基包含胎牛血清(FBS),血清为细胞提供生长因子、营养成分及附着因子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许多研究者尝试使用无血清培养基,这样可以减少潜在的免疫反应和病毒污染的风险。市面上也有无血清的iPSCs培养基,通常使用成分较为精确的合成替代物,如KnockOutSerumReplacement(KSR)等。
  3.生长因子和小分子:为了维持iPSCs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,通常需要添加生长因子。最常见的生长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(bFGF),该因子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并防止其分化。小分子如CHIR99021、SB431542等也常常被加入培养基中,以进一步促进细胞的重编程和维持其多能性。
  4.抗生素: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生细菌污染,通常会添加抗生素,如青霉素和链霉素。尽管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生长,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细胞本身造成不利影响,因此应根据需要谨慎使用。
  ips培养基的优化:
  1.低氧培养:研究表明,在低氧环境下培养iPSCs能够更好地维持其多能性。低氧可以促进细胞自我更新和减缓分化。通常,iPSCs培养在21%氧气浓度的常规培养条件下进行,但有研究表明在5%的氧气浓度下培养iPSCs能够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稳定性。
  2.细胞密度控制:细胞的密度对iPSCs的质量和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。较高的细胞密度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多能性,而低密度则可能导致早期分化。因此,保持适当的细胞密度对于成功培养iPSCs至关重要。
  3.小分子调控:除了bFGF和其他生长因子,许多小分子也被发现能够调节iPSCs的状态。例如,抑制某些信号通路(如TGF-β和Wnt通路)可以提高iPSCs的稳定性和质量。通过精细调整这些小分子的浓度,可以在不同阶段控制iPSCs的增殖、分化或自我更新能力。

分享到

TEL:15998419331

关注公众号